发表时间: 2017-03-15 10:01:19
浏览:
共有陶瓷企业223家,现已建成生产线1062条(含西瓦),日总产能1328.82万平方米。其中,全抛釉生产线118条,日产能126.3万平方米;抛光砖生产线485条,日产能688.6万平方米;外墙砖生产线73条,日产能60.65万平方米;瓷片生产线150条,日产能253万平方米;仿古砖生产线151条,日产能132.25万平方米;小地砖生产线2条,日产能0.9万平方米;微晶石生产线35条,日产能23.5万平方米;水晶砖18条,日产能27万平方米;薄板生产线3条,日产能1.37万平方米广场砖5条,日产能4.4万平方米;其他生产线(包括色砖、黑砖等)11条,日产能10.85万平方米。此外,广东地区共有西瓦生产线11条,日产能42.3万片。
另据统计,广东省在线使用喷墨机534台。
佛山市:“南国陶都”面临环保大考
佛山陶瓷大刀阔斧的改革,始于2000年。从这一时期开始,佛山陶企先后向四川、江西等省份及广东省内的清远、河源、肇庆等地区转移,使佛山陶瓷产业由最初的生产环节逐步向总部经济、会展经济、研发经济以及物流经济阶段发展,“转型”成为主旋律。
至2011年,在本报对佛山陶瓷调查的数据可知,彼时,佛山陶瓷经过3次转移,已经关停或外迁陶企近300家,仅剩陶企65家,生产线388条(不含西瓦)。
事实上,从2007年开始,佛山的“陶瓷产业总部”的地位越来越坚固,虽然生产厂家越来越少,但是这里汇聚的陶瓷企业及品牌却是激增。
但在这转型升级中,作为被严格控制的生产环节,受到了极大的挑战,对于佛山陶瓷生产型企业来说,“环保”就成了高悬其头顶、且越来越近的“利刃”。
于是,当时间的脚步行至2014年,在环保与城市规划以及市场环境变化挤压下,佛山陶瓷生产型企业缩减至47家,生产线331条(不含西瓦)。其中,尤以禅城区受到的冲击最大,3年间,该区的数家企业外迁或倒闭。